發布時間:[2021-10-08] 閱讀:[488]次 作者:萊西暖心家政公司
今日寒露。秋天的第五個節氣,今年第一個帶“寒”的日子。深秋的氣息越來越濃,寒露在清晨的枝葉凝結。
寒露節到了,這天以后,兩件事不做,比吃什么、練什么都保??!它們是:不露腿、不進食(晚7點后)。
地球圍繞太陽轉的軌道的位置,是萬年不變的天道,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,只是按照客觀規律去運行,人必須順應自然,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重視節氣、按照節氣去保養養生的原因。
2021年10月8日以后養生關鍵就是兩個不:
寒露到,不露腿,三保暖,順天意
七點后,不進食,喝足水,防腦梗
寒露到,不露腿,
三保暖,順天意。
寒露,標志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,人體的陽氣逐漸收斂。因此,寒露過后要避免受涼,少辛增酸,預防疾病。
寒露之后不宜再“秋凍”,尤其要注意肩頸、腰背、腳部的保暖。
暖頸:脖子是寒氣入侵的主要部位,會導致咳嗽、感冒、嗓子發炎。
戴條圍巾可有效保暖頸部。宜經常模仿“烏龜伸脖”的動作,前后伸縮脖子,再左右轉動。
暖腰:老年人陽氣漸衰,腰肌勞損等癥狀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。老年人早晚出門時不妨穿個馬甲。
另外,廣播體操里的腹背運動和蹲起運動都能很好地溫暖腰背,時常用搓熱的雙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溫熱作用。
暖腳: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襪子、棉拖鞋,還可以利用看電視的時間,站立踮起腳尖再放下,重復做至額頭微微冒汗。做完運動再用熱水泡腳,可舒筋活血,溫暖全身。
雖然,在進食方面不需額外進補,不過應多吃一些偏溫的食物,以預防和治療涼燥犯肺。向大家推薦的好食材是鯽魚、黑木耳及百合。
7點后,不進食,
喝足水,防腦梗。
其實,一年分四季,一天也是一年的濃縮,也有四季,也有小節令,只是知道的人不多:
晚上19點是一日小節令中的寒露,這個點之后,大家要做到三個字:不進食。
寒露養生重在收,對應到一天之中的寒露小時令就是吃飯。
研究人員追蹤調查了721名平均年齡53歲的高血壓患者,發現晚上7點后進食、或就寢前兩小時內的進食者,夜間血壓不降、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進食者的2.8倍。
所以,寒露這一天過后,切記晚上7點之后不要再進食了,另外,高血壓患者本來就是心臟病高危人群,夜間血壓再不降的話,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會高得多。
每到氣候變冷,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,有腦血栓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間適量飲水,可以稀釋血液,防止栓塞。
另外要提醒的是,高血壓患者夜間不要因為起夜怕涼而憋尿,否則會使血壓升高,引起腦出血或心肌梗死,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。